艺术观点
艺术观点
艺术视频
  • 林风眠:我的苦味人生

    2019-04-25

    林风眠,《荷塘》,2018纽约苏富比,187,500美元成交(含佣金) 在50年代的上海南昌路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瘦小、孤单的老头,冷冷清清,孤孤单单……他就是林风眠。他刚失去院校的工作,只靠着卖画为生,因为经济上的压力,法国妻子也已经带着他们的女儿去了巴西定居。 人们不知道,这个每天中午准点出现在米店门口买面条的老头,当年在法国和徐悲鸿是校友。他还是...

  • 巴黎大火敲警钟 如何保护中国40余万文物建筑

    2019-04-23

    法国巴黎圣母院日前发生大火,近百米高的尖塔烧毁坠落,举世震惊。雨果笔下“石头的交响乐”戛然而止,人类文明的瑰宝,差点付之一炬。这座建筑花了100年时间才建成,跨越了8个多世纪的沧桑,期间也经历过不少磨难,但在21世纪的今天,竟被一场意外火灾“毁掉”。中国作为拥有40余万文物建筑的文博大国,能从这场大火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呢? [国家文物局:我国文建土木结构多,需防火灾隐...

  • 《呐喊》背后10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019-04-19

    爱德华·蒙克(1863-1944),《呐喊》(局部),石版印刷,创作于1895年。 展览“爱德华·蒙克:爱和焦虑”(展期:2019年4月11日—7月21日)正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聚焦蒙克的版画作品。这场蒙克版画作品展的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蒙克艺术中创作神话的精髓,相比色彩,其画中的内容或形象更具普世性,能让画前的人们不禁发出“呐喊”。 关于《呐喊》,蒙克创作过...

  • 相差28岁的爱情,造就了毕加索的“奇迹之年”

    2019-04-19

    毕加索 Picasso - Lying naked on a red cushion (Marie-Therese Walter) 人们总喜欢谈起毕加索——不仅关于他的作品,还有他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在这位艺术大师的众多情人中,Marie-Thérèse Walter是陪伴他最久的一位。 1932年,当两人的爱情达到顶峰,毕加索以她为灵感创作的作品竟超过百...

  • 是什么造就了梵高在英伦的三年旅居

    2019-04-16

    文森.梵.高Vincent van Gogh,《向日葵Sunflowers》,画布油画,92.1 x 73 cm,1888,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图/取自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谈及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他是荷兰艺术史的骄傲、在比利时成为一位艺术家、在法国创作出旷...

  • 他是疯子画家,作品惊悚不敢直视

    2019-04-13

    卡拉瓦乔是17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意大利画家,他创造的强调明暗对比的酒窖光线画法,使形体结实厚重,是对油画技法的一大贡献。不过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十足的“疯子和神智不健全的画家”。他常常与人骂架、武斗,更被控私藏非法武器,屡屡涉嫌杀人。他的臭名昭彰和他的天赋异禀,同样令人瞩目。 事业越成功,他的行为就越加怪异。 1600年11月到1605年10月间,卡拉瓦...

  • 画说吴冠中:水陆兼程 他的风筝不断线

    2019-04-12

    2019年是吴冠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在他长达七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水陆兼程,不但有力地推动了油画本土化的进程,而且为中国现代水墨的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艺术实践。 他无疑是一位交叠多重意义的艺术巨匠。在他的青年时代,目睹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他带着留学艺术之都的深深记忆,回到百废待兴的中国,以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才华与勇气,在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绘画艺术的...

  • 艺术家的签名,其实大有讲究

    2019-04-11

    Albrecht Dürer, H?nde Gottvaters 除了作品本身,艺术家的个性还在其签名中得到体现。这些处在边边角角的文字,是作者“著作权”的标志。虽然看上去无关紧要,发挥空间不大,但实际上,艺术家对其煞费苦心,甚至能够“妙笔生花”。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签名,都有哪些讲究。 1 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流行 最早开始在画作中签下自己大名...

  • 布鲁盖尔450年祭

    2019-04-10

    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以家族企业的方式经营艺术生产,威尼斯的贝利尼一家远非个案。稍晚于他们的全盛时期,北方尼德兰的布鲁盖尔,也是这个领域中声名显赫的姓氏和品牌。今年恰逢这个家族的开山大师老彼德·布鲁盖尔辞世450年纪念,欧洲不少博物馆,都在围绕这个主题做文章。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维也纳的艺术史博物馆。这是全球收藏老布鲁盖尔作品最全面的机构,其中就有《雪中猎归》这样的超级经...

  • 险些流失海外的《石田富春山图》

    2019-04-04

    【明】沈周 石田富春山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1972年3月的一个普通的日子,天津大连道的一间旧屋中,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正在慢慢打开一幅画作,随着他的手,“石田富春 山图”六个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石田富春山图》?男子在记忆中迅速搜索——难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绘制的《富春山居图》摹本?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这幅长达三丈的画卷,是沈周在原画丢失的情况下...

  • 抽象艺术的过去与未来

    2019-04-01

    历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抽象艺术已经成为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美学形态与思维意识。与此同时,抽象艺术的发展与学院的教育发展密切关联,在20世纪的西方已逐渐成为学院绘画的主流美学以及思维共识。 近日,“抽象艺术的过去与未来:历史、实践与问题—学院当代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国际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来自德国、英国、荷兰、日本和国内重要美术...

  • 日出印象,画莲一生:莫奈

    2019-03-28

    莫奈不仅是今天艺术市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100多年前记者热衷采访的对象。 1904年春天,64岁的莫奈,在展览《伦敦泰晤士河的风景》中获得成功,次年的伦敦展出也得到好评,这两个事件成为他事业的转折点。他变得著名了。 自1883年就搬进小镇吉维尼的画家,从这个春天开始,摆脱经济的困境。他在吉维尼为自己建设的花园,成为他创作和心灵休憩的伊甸园。他对记者开玩笑说...

  • 20世纪下半叶欧美艺术扫描

    2019-03-25

    20世纪下半叶欧美艺术发展的轮廓很难勾勒。批评家特里·史密斯曾说:这就像试图描述时间一样,我们都知道它的存在,也很难说清楚它到底是什么。它不像传统艺术史,可以从文艺复兴一直到印象派有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这一时期艺术流派的共性似乎只能用前卫一词来说明。前卫的概念更接近其法语原意——先头部队,表达了艺术创作不断与传统背离的性质。前卫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条线索:第一种意义上的前卫和现代...

  • 是真迹还是赝品?从一张疑似卡拉瓦乔作品透析艺术市场规则

    2019-03-19

    新发现的油画《朱迪斯与赫尔弗尼斯》,发现者认为出自卡拉瓦乔之手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1571-1610)被认为是一位充满神秘感的艺术家,他的暴躁不羁的一生为他的生活带来灾难,却为他的艺术作品赋予了灵光和神秘色彩。然而,近日一张被认为是卡拉瓦乔的未署名作品即将上拍,引起了西方学者对于卡拉瓦乔作品真赝的讨论,研究认为卡拉瓦乔可能与其他画家分享工作室并共同创作。这彻底反驳了...

  • 艺术大师的幽默 八个隐藏在杰作中的古怪细节

    2019-03-14

    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Guernica),从兵马俑到蒙克(Edvard Munch)的《呐喊》(The Scream),文化史上最杰出的画作和雕像,有什么共同点呢?共同点就是,每一个艺术作品中,都有许多被大大低估、乃至被无视的表达深层含义的细节。 从图拉真圆柱(Trajan's Co...

  • 美国先锋艺术 : 局外、局内与模糊的边界

    2019-03-08

    《无题》(Untitled),1996年,罗西·李·汤普金斯(Rosie Lee Tompkins) 在过去100多年间,美国先锋艺术与那些没有受过正式艺术训练者的作品,是如何产生交集并衍生出哪些变化?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资深策展人林恩·库克策划的“局外人与美国先锋艺术”展,聚拢到超过80位训练有素和未经训练的艺术家们的250多件作品,按照主题与历史阶段穿插并置,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 达达主义 : 象炮弹一样焚尸、销魂的艺术

    2019-03-08

    达达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流派。1916年,雨果·巴尔、艾米·翰宁斯、特里斯坦·查拉、汉斯·阿尔普、理查德·胡森贝克和苏菲·托伯等流亡苏黎世的艺术家在当地的“伏尔泰酒店”成立了一个文艺活动社团,他们通过讨论艺术话题和演出等方式来表达对战争,以及催生战争的价值观的厌恶。同年10月6日,这个组织正式取名为“达达”。 关于“达达”一词的由来,最流行的...

  • 为了卡米尔,莫奈从富公子成穷画家,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肖像

    2019-03-06

    撑阳伞的女人 大多数人只知道莫奈的《日出·印象》,或《睡莲》,甚至《干草堆》系列,却不知道莫奈在画这些作品之前,一直以一个女人为模特,甚至被公认,那是莫奈被画最多的一个女人。她正是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米尔。甚至在卡米尔身患绝症弥留之际,莫奈还说,“要为这即将离开我的爱人画最后一幅画。” 创作《草地上的午餐》 莫奈结识了第一任妻子 草...

  • 我周游世界,为了看遍维米尔的所有作品

    2019-03-05

    维米尔《绘画的艺术》,藏于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我们的愿望清单常常和旅行有关:去佩特拉古城或者吴哥窟,参加慕尼黑啤酒节或威尼斯狂欢。或者还包括一些大胆的身体壮举:攀爬高峰(bagging Munros,指攀爬最高峰在海拔914米以上的山),跑马拉松。它们几乎不会和艺术发生关联。 我20岁的时候,对愿望清单完全没有概念。然而,我确实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我决定亲眼...

  • 一窥早期海派艺术之生发 市场是重要的维度

    2019-03-04

    任伯年《群仙祝寿图》 海派何以成为海派,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海派艺术的说法,其实是后人所定义,大抵取了百川汇流终成海的意思。19世纪中期以来,上海的艺术面貌可以说并无流派、地域特性。相比之下,艺术家个案倒显得突出,个性也各不相同。 近日在上海举办的两个海派艺术大展——上海海派艺术馆的“海上风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品展”与刘海粟美术馆的“海派绘画年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