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观点
艺术观点
艺术视频
  • 赝品泛滥原因几何

    2018-04-26

    不久前,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了一场民间藏品免费“鉴宝”活动。期间,有91位收藏者带着自己珍藏的450多件书画、陶瓷、玉器、钱币、杂件等藏品来“验明正身”,然而经过鉴定,其中只有23件是真品。专家透露,逾九成是赝品,而真品的文物价值也普遍偏低。 不得不说,这样的鉴定结果,也再次验证了收藏界颇为认同的“民间藏品赝品超九成”的说法。分析导致民间赝品泛滥的原因,固然离不开藏家鉴藏...

  • 从大千看大师——漫议绘画大师应具的素质

    2018-04-25

    《谷口人家》 张大千 1980  85×176cm  中国画 近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张大千艺术展”,被观众视为走近大师的捷径。依大师的标准看,当代人评当代人为大师是不恰当的,因为大师与否,是美术史概念,美术史上的人物,没有一定时间的积淀是定不下来的,但张大千,一两百年后仍应会被当成大师看,因为他的才气在美术史上是罕见的。 天纵之才...

  • 康定斯基之前 抽象的绘画形式

    2018-04-23

    Hilma af Klint是一位瑞典艺术家。早在康定斯基,马列维奇之前第一个发展出了一种抽象的绘画形式。 Hilma的父亲是瑞典海军总司令,受其影响,她从小就对数学感兴趣。童年生活在Adels?岛上,使她在人生初期便开始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的形式。1880年她的妹妹去世了,这时她生命的精神层面开始发展并成长。 在斯德哥尔摩学习绘画期间,她加入...

  • 毕加索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红?

    2018-04-19

    明艳的色彩、锐利的线条、大胆的构图,西班牙大师毕加索不仅在西方家喻户晓,在亚洲也备受青睐。近年来,众多亚洲游客不惜千里迢迢飞越半个地球来欣赏毕加索的画作。这位多产的艺术家创作出的画作即使标价数百万美元,也让亚洲收藏家趋之若鹜。在亚洲,其他艺术家的声誉远不如毕加索,毕加索几乎成了乎西方艺术的代名词。 近日,英国BBC提出疑问,毕加索大胆的着色、立体主义式解构人脸肖像和混...

  • 广州当代艺术市场回暖? 培养收藏群体任重道远

    2018-04-17

    春节的热闹刚过,广州各个艺术机构就接棒热闹起来。3月,超过20个新展开幕,数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同时,展览的内容和层次也比以往更加丰富,艺术家来源多样,作品类型全面,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不同面向的展览业态。 另外,一个全新的购物艺术中心——广州K11也踩着3月的尾巴开业了,它位于广州地标之一东塔,拥有超过8000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倡导艺术+商业的新型消费模式。开业当天...

  • 艺术投资也疯狂:从清代精英资产结构说起

    2018-04-09

    今天,我们就谈艺术品投资。为什么这些年艺术品投资这么火热?我们将借助清朝精英的投资理财逻辑来做些解读。 2010年,北宋黄庭坚的书法《砥柱铭》卷以3.9亿元落槌,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达4.368亿元,远超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创造的2.3亿元中国艺术品成交纪录,那次拍的是瓷器《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接下来的几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虽然不像2010年前后那么火爆...

  • 靠卖画 艺术家可以走多远?

    2018-04-02

    画家卖画,自古有之,以自己心智性的劳动,换取润格,没的可说,这就你农人卖粮食,匠人卖手艺。 古代画家,卖画风行,除朝庭供养的翰林画家外,业余画家皆造画而卖,一家老少嘴巴张着,全靠那杆毛笔,那点颜料。荆浩隐藏居太行洪谷,靠“山水”沽酒,王冕遁于九宫山,靠“梅竹”养生;石涛“收尽天下奇峰”,维扬盐商视为珍宝,郑燮掷去乌纱,扬州市面“瘦竹纸贵”。古之卖画最堂而皇之者,要算狂...

  • 当代艺术展作品命名玄之又玄 画作貌似高深实则糊弄观者?

    2018-03-30

    步入三四月间,京城不少画廊、艺术机构都铆足了劲儿推出林林总总的展览。流连于各大艺术展场的参观者,常会与各种命名玄之又玄的作品不期而遇。诸如《无题》,以及借用数字随机组合而成的名字,让不少原想凑近画作瞧个明白的人们,反倒弄得一头雾水。究竟是观者难解深意,还是画者本就无心深究,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如果连创作者自身还糊里糊涂,却要别人读出个中寓意,实在有些难堪。 ...

  • 又一流失文物要在海外拍卖,我们该回购吗?

    2018-03-29

    距今约3000年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蓥(yíng)”近日现身英国东南部肯特郡,并将于下月在当地拍卖,估价人民币百万元以上。此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国人的高度关注。因为,“虎蓥”是前英国海军上校HarryLewisEvans在参与洗劫圆明园的过程中获得的珍贵文物。而这场浩劫,是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既是公开拍卖,不如以重金回购?很多人的第一念头恐怕都是如此。事实上,自新中国成...

  • 培养学生,还是培养粉丝?——充满功利的中国画教学

    2018-03-22

    冠名“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的个人工作室  供图/阴澍雨 今天中国画教学的混乱程度是其他任何一个学科门类难以比拟的。各种中国画的学习班名目繁杂,这其中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既有以机构名义招生的,也有以个人名义招生的。在专业的教学单位中,有中国画专业的美术学院在办各种进修班,没有中国画专业的综合大学在设立名家工作室。一些报纸、电视台等媒体也在招办中国画精英班...

  • 艺术评论可以不睁眼“说瞎话”吗?

    2018-03-20

    昨天一早(3月19日),微信朋友圈被一篇题为《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的文章刷屏,作者将当代艺术评论中拗口又令人费解的词汇冠之以“编瞎话词汇”的名称,并将这些“编瞎话词汇”与人人能够理解的日常词汇与关联对应,文章称:“读完《中国当代艺术编瞎话速成指南》您就可以摇身一变,跻身新一代中国前卫艺术行业从业者!” 在基础词汇部分,作者以“非线性”替换“连不上...

  • 艺术史怎样选择艺术家

    2018-03-16

    艺术史对艺术(作品)的选择,取决于其载道与传承之宗旨,突出地表现为尚绝、尚新、尚进、尚融与尚极。 成就艺术巨擘,走进艺术典章,是艺术家的人生理想,也是艺术梦想。然而,什么样的艺术家,方有如此造化?换言之,具有怎样学养、功力的艺术家,才能进入气墨灵象,成就至美之美?这是学研议题,更是实践课题,既属艺术未来,更取决于艺术当下。要真正理清楚、说明白、觅通道,艺术史应是再好不...

  • 荷兰艺术格局生变 私人美术馆热潮兴起

    2018-03-15

    近年来,全球公立美术馆由于获得的政府补贴减少导致运营压力提高的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3月1日,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式放弃自愿捐赠入馆的门票策略,改为对非纽约地区观众收取强制性门票费用。全球美术馆面临的挑战及其衍生的各方反馈,正逐渐影响全球艺术格局, 在艺术家与藏家聚集的荷兰,一种新的艺术生态正在形成。富有的藏家们通过创立私人美术馆,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弥...

  • 中国艺术品 谁会突破10亿大关

    2018-03-14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局部 整体而言,中国书画在2017年的市场表现较前年明显好转,随着调整的不断深入,市场的成熟度也在逐渐提升。其中,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占比已达七成的近现代书画不仅保持其良好的增长态势,而且以高价拍品的频出让其风头更劲,远胜古代书画;但古代书画也在螺旋式增长,亿元拍品接连出现;而当代书画也表现出逐渐回归理性后的市场企稳。但关于未来市场的发展,...

  • 2018,书画市场行情扑朔迷离

    2018-03-13

    2017年是一个敏感而又特别的年份。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3000多亿元,拍卖市场规模也基本上稳定在了600亿左右。很多人认为,“2017年是市场由调整期走向新一轮高峰的转折点”,但整体看来,二级市场以外的经营行情并没有对上述的预期作出积极响应,画廊市场持续低迷、博览会市场波澜不惊、私洽交易较为冷清。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创新的形态,如平台化(文交所)交易、艺术电商发展及艺术金融...

  • 日本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为什么一生改名30次

    2018-03-12

    根据相关报道称,在2014年,香榭丽舍大道的皇宫里悬挂着一幅庞大的、甚至比作者名字更让人容易认出的作品:《神奈川冲浪里》,而这一副作品就是来自于日本着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在他的一生中,除了创作了很多的作品外,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葛饰北斋一生改名30次”,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改名的历程。 历史上对于葛饰北斋改名的原因并没有过多的记录,只是知道他在很小...

  • 《梵高的耳朵》:梵高到底是不是疯子

    2018-03-09

    伟大的艺术家干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都在情理之中,比如诗人当众脱得精光,好理解,你要脱就是耍流氓或者有精神病,画家把自己耳朵割下来当礼物,也能理解,你要割就是“刵刑”。可是,梵高实在太有名了,你随便到哪个卖装饰画的市场都能看见廉价的“向日葵”“星月夜”等等,甚至厕所瓷砖上都有这样的图案。深入人心的还有这位伟大艺术家把自己耳朵割下来送给妓女当礼物的事儿,他的画表达什么没人在意,但作为艺...

  • 当你观看 你就已经是艺术的一部分

    2018-03-08

    长久以来,我们对艺术有一种代代相传的距离感,尽管我们会说“艺术来自生活”,但同时我们心里又觉得艺术并不是生活本身。因此,我们甚少会在街上遛了一圈之后,回来跟好友闲聊说,我刚才去鉴赏了艺术。在这种传承已久的文化意识中,我们默认艺术存在于各种展览和画廊中,这是空间距离;同样,我们认为艺术品应当带有某种高深的意谓,而不是像日常生活那么朴素的东西,这是心理距离。 ...

  • 艺术真伪 谁能一锤定音

    2018-03-06

    真与伪之间的灰度 真与伪,在一般概念中应该如同黑与白般界限分明;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当我们用不同维度去看待艺术品的真伪,却存在诸多复杂的灰度。就像徐小虎曾经讲过一句话——“任何的作品都是‘真迹’”,伪作也是作假者的“真迹”,因为伪作也有自己的时空和故事。历史上的许多临仿作品,为后世留下了最接近“真迹”的面貌;又如米芾、张大千这样的才子,对临仿前人大师作品乐在其中;还有董...

  • 艺考火爆背后的喜与忧

    2018-03-05

    2018年3月1日,北京,北京电影学院艺考现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春节的余温还未散去,一年一度的艺考又热闹启幕。连日来,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知名艺术类院校招生考试陆续开考。记者探访各校发现,今年艺考报名人数再攀新高,竞争更加激烈。 为何近年来艺考报考持续火爆? 报考创历史新高 2月27日一早,寒风凛冽,北京电影学院2018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