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作,出自巧合还是苦修…

发布时间:2023-06-20    

伦勃朗 《夜巡》

柏拉图以为,人类原始的情况是生活在洞穴里面,只能看着前面的墙壁上所映现出来的道具的影子。假设在这个期间,某位艺术家偶然回头,看到了星空;某位艺术家匆匆一瞥,看到了日出;而其余的艺术家则依旧埋头在洞穴中面对着石壁,一边刻苦练习、一边寻找着灵感。

而灵感之光的降临绝不会像“回头一瞥”那么“巧合”,但也有可能,某些从始至终都没有“回头”望向洞外的艺术家们在“黑暗”中达到了顿悟。这种看似“巧合”的获得,有可能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在发生作用,在完成从0到1的漫长的阈值之后,达到了质的飞跃;也有可能只是运气加头脑,当然,其前提必然是,这些艺术家们也经过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枯燥到几乎让人坚持不下去的练习,并且伴随着接近绝望的挫败感。

达芬奇 《蒙娜丽莎》

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星空》,或莫奈的《日出》,伦勃朗的《夜巡》(恕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罗列出太多杰出的艺术家和他们杰出的作品了)……这些伟大的杰作在历史的洪流中,在万千画作中被当今的我们看见,这绝对是一种伟大的成功,但不能否认,也有一种巨大的“巧合力”在其中发挥了令人无法忽视的作用。

莫内《印象·日出》

再比如乔治·莫兰迪,他终身几乎没有离开博洛尼亚,人生中没有光辉的生活记忆。他一生没有娶妻,没有爱情,仅有的就是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挚爱的艺术。他是一个画僧,也是一个苦行僧。他孤寂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淡泊名利,画尽了房间中的每一个瓶瓶罐罐和杯盘用具,他以单纯、简洁的方式营造最和谐的气氛。通过捕捉那些简单事物的精髓,捕捉那些熟悉的风景,使自己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单纯高雅、清新美妙的风格。他在形与色、光与影的巧妙妥协中,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在我的心中,莫兰迪就是名副其实的“洞穴艺术家”,他在艰苦与淡泊中达到顿悟,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灵感之光。

乔治·莫兰迪《花朵》

你永远不知道脚下的路会通向何方。简言之,找到属于自己的灵感之光是每一位艺术家努力的方向,但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一直在洞穴中团团转,或是一直对着石壁上的光影做着苦行僧般的差事。突破自身的限制,永远是艺术家需要持续不断做的事情,无论是仰望星空,抑或闭目冥想。

--摘录《明燕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