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一飞

陆一飞(1931—2005),男,生于浙江余姚,祖藉慈溪,自幼酷爱绘画,中、小学时代就举办个人画展,新中国建立以来作品发表千余篇,参加历届全国美展,曾多次获奖;1955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1960年选入上海中国画院,师从吴湖帆、陆俨少,临摹历代山水名作,曾先后在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举办个人画展和讲学,并出版多种个人画集;生前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余姚市人民政府高级文化顾问,宜兴徐悲鸿纪念馆顾问,华东化工学院(今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陆一飞先生采用“移步换景”和“剪裁组合”的手法对景写生,他不拘泥于眼前的真山睦水,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中国画的构图要求,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因此,陆一飞先生的山水写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某山某水了。他的写生“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观陆一飞先生的山水画,确定山山有来历,水水皆有源。 他的很多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毛主席纪念堂及新加坡博物馆收藏——1981年《峡江图》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创作《澳门风景线》组画20幅,分别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国美协举办的《海纳百川·九九归一》画展、陆俨少艺术院《澳门风景线》专题画展,出版台历并在《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美术报》专版介绍。

经典代表作品